“智慧农业”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

浏览: 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22-11-01 分类:新闻资讯

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,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,自古以来,我国对于农业发展就极为重视。但近年来,农业资源和需求间的矛盾不断凸显,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满足更多人的需求,成为我国待解决的问题。

众所周知,我国只有18亿亩的基本农田,需要养活14亿人口,这本身极具挑战。而随着人口数量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,土地资源却仍固定不变,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难度与要求。

在此背景下,业界普遍认为数字农业或是突围关键。那么,何谓数字农业?数字农业为啥能成为摆脱当前农业发展困境的关键呢?

其实,数字农业是指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,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、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、数字化设计、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。其由四个部分组成,分别为农业物联网、农业大数 据、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,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后的全新农业。

数字化是科技赋能农业最有力的体现,数字化可以对特色产品进行专项档案建立,同时也能够分析出来任意一种农产品背后的生物进化关系,它如何生长出来,产地在哪里,发源品种在哪里,包括用了什么样的技术把它种出来,都能够用数字化技术为产品完成它的品牌价值提升。

11fe579f87b142f9_html_e2fb8977308806f8

过去,传统农业种植主要依靠人力,种植存在效率低、成本高、效果差的缺陷,而数字农业依靠遥感技术监测、大数据分析,并借助物联网、AI加持的无人机播种,有效弥补了这些缺陷,让种植获得提效增速。比如无人农场,顾名思义,就是在人工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,通过对农场设施、装备、机械等远程控制,或通过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自主决策、自主作业,完成所有农场生产、管理任务的一种全天候、全过程、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。如今,随着物联网、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,传统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。

  无人农场的兴起,本质上是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的产物,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。一方面,种管收全过程的少人化和无人化,不仅有助于节约人力成本,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轻技术人才从事农业生产,培育新型农民。另一方面,通过智慧农业系统为农作物管护提供数据支持,能够指导调控农作物生长环境,使其更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。与此同时,全流程机械化也能起到提高生产、作业效率,促进增收减损的效果。数据显示,当前,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%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%。我国粮食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,现代农业装备和技术的运用功不可没。

 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,数字化、智能化是重要路径。无论是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,还是推动乡村振兴跑出“加速度”,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力量的支撑。应该看到,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科技创新还存在不少短板,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制约着农业科技的应用。以无人农场建设为例,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处于探索阶段。有专家总结了无人农场大范围推广的两大条件,一是基础设施要好,农田的水网、路网、电网、通信信号等都要满足一定的条件;二是地块要大,面积小、零散分布的土地需要有效整合。加快无人农场的布局应用,离不开良好基础设施的支撑,也需要因地制宜开展土地宜机化改造。

  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,落实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是关键。农业农村部印发的《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(修订)》,明确指出鼓励、引导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生产、经营、管理和服务等各环节各领域的应用创新。面向未来,农业现代化空间广阔、大有可为。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,以无人农场建设为契机,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、智慧化水平,就一定能持续释放农业生产活力,让更多农民富起来,让农业粮食安全更稳固。